鸾声若在群释义


【鸾声】1.鸾铃鸣声。《诗·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声将将。”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轮重对月满,鐸韵拟鸞声。”倪璠注:“言塔上悬镜疑月,摇鐸似鸞也。”唐权德舆《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鸞声去已久,马跡空依然。”清黄遵宪《八用前韵酬仲阏》:“鸞声夹道听讙呼,重覩官仪返上都。”参见“鸞和”。2.指笙箫声。唐刘禹锡《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诗:“鸞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唐张仲素《夜闻洛滨吹笙》诗:“凤管听何远,鸞声若在羣。”

【若】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4. 约计:~干(gān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

【在】1. 存,居:存~。健~。青春长~。  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群】1.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2. 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3.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鸾声若在群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