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复鸣琴释义


【论】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典网

【诗】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复】1. 回去,返:反~。往~。  2. 回答,回报:~命。~信。~仇。  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  4. 再,重来:~习。~诊。~审。~现。~议。  5.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鸣琴】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唐柳宗元《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騶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愜舜心。”2.弹琴。唐高适《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臺。”唐黄滔《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宋周密《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杀人之罪。”3.《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

论诗复鸣琴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