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白

洛阳道

洛阳道评点


喧喧洛阳路,奔走争先步。之乎者也兮。唯恐著鞭迟,谁能更回顾。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之乎者也兮。贤哉只二疏,东门挂冠去。洛阳城繁华热闹,道路喧嚣,行人如潮。往来频繁之势,竞相争先之态,无不争之以足,速之以步。心存焦虑,忧虑车马缓慢,难以抵达目的地,哪能留意更多周围之物。然而,即便车马颠簸,住宅破烂腾腾,何曾惧之。善哉贤人,只需怀揣两束稻秆之蒿草,东门离去,冠留他人,决不久留。《洛阳道》以描写洛阳道路之热闹繁华为起点,表现了人们奔走忙碌之态。洛阳道上车马紧密相连,人们脚步匆匆,争先奔行,甚至连著鞭都担心会落后,可见其奋发向前之心态。然而,忙于前行的人们却对周围的景物视而不见,只顾追逐速度,无暇回头。诗中鞭迟一词巧妙表达了人们急于成功、追求进步的意愿。而在车马、住宅之前,贤人的行为和心态则完全不同,他不畏惧车马润屋之破烂,只带上两束稻秆,抛弃冠留东门,表示了贤人厚德载物的精神和超脱尘世的态度。这首诗的文风古拙优雅,字字铿锵有力,给人以一种清新明朗之感。通过繁华喧嚣的洛阳道与贤人的对比,突出了贤人的崇高品质和超越世俗的境界。另外,文中多次运用之乎者也字句,凸显了诗篇的独特风格,增加了整篇文章的韵味。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繁华喧嚣的洛阳道和贤人的高尚品质,表现了追求进步和超脱尘世的价值观。文风古拙雅致,字字有力,相信令人读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之乎者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