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槁苗兴释义


【明朝】íngzhāo[tomorrow]〈方〉∶明天

【槁】1. 枯干:~木。枯~。~悴。~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2. 古同“藁”,草。

【苗】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麦~。树~。幼~。~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2. 形状像苗的:火~儿。  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  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  5. 子孙后代:~裔。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族。~绣。  7. 姓。

【兴】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明朝槁苗兴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