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岂朴儒释义


【鸣玉】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於晋,定公饗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韦昭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宋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2.佩玉。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李善注:“《礼记》曰:‘君子行则鸣佩玉。’”宋司马光《致政王侍郎挽歌》之二

【岂】◎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b.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方言集汇

【朴儒】。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鸣玉岂朴儒,凭軾皆俊民。”

鸣玉岂朴儒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