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言言有余烈释义


【万古】◎万古wàngǔ[throughtheages;forever;eternally]万世万古长青

【言言】1.指欢言。《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唐孟郊《自惜》诗:“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清龚自珍《怀我生之先箴》:“吾末从而游,吾恍惚与言言,与语语。”2.高大貌;茂盛貌。《诗·大雅·皇矣》:“临衝闲闲,崇墉言言。”毛传:“言言,高大也。”孔颖达疏:“言言是城之状,故为高大。”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明宋濂《篷轩铭》:“斯堂暨轩,闲闲言言。”3.用言语表达。《列子·说符》:“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张湛注:“言言则无微隐。”卢重玄解:“夫情生而事彰,味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余烈】犹馀威。宋欧阳修《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餘烈。”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亚里士多德者,昔身受迅雷,以霽神怒之贤王,而其餘烈,乃不能致一士之战死,咄咄不可解。”亦指残留的影响。《汉书·公孙弘传》:“臣闻尧遭鸿水,使禹治之,未闻禹之有水也。若汤之旱,则桀之餘烈也。”2.遗留下来的功绩、功业。汉贾谊《过秦论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宋王安石《答韶州张殿丞书》:“不能推扬先人之绪功餘烈,使人人得闻知之。”清顾炎武《禹陵》诗:“餘烈犹於越,分封并杞鄫。

万古言言有余烈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