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圣贤俱饿死释义


【佞幸】见“佞幸”。亦作“佞倖”。1.谓以善于諂諛得君主宠幸。《史记·佞幸传论》:“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宋王禹偁《乡老献能书赋》:“然后佞倖之风不起,激劝之道自彼。”2.指佞倖之臣。《后汉书·桓鸾传》:“举贤才,审授用,黜佞倖。”晋葛洪《抱朴子·刺骄》:“何肎与俗人竞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效上林喋喋之嗇夫,为春蜩夏蝇之聒耳?”明归有光《<玉岩先生文集>序》:“佞幸疾之,欲置之死。”

【圣贤】◎圣贤shèngxián[sage]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俱】1.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2.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饿】1. 肚子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我不~,你吃吧!饥~。~殍(饿死的人)。  2. 使受饿:注意别~坏了。

【死】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  4. 无知觉:睡得~。  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  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  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  8. 极,甚:乐~人。

佞幸圣贤俱饿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