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题名姓在文场释义


【品题】◎品题pǐntí[appraise]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许劭传》

【名姓】1.即姓名。《穀梁传·庄公二十六年》:“言大夫而不称名姓。”《史记·项羽本纪》:“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张质》:“名姓偶同,遂不审勘。”清孙枝蔚《村居杂感》诗:“雄心閒自笑,名姓竟谁知。”管桦《不讲理的人》:“因为多年不见,又没通过书信,忘了名姓。”2.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国语·楚语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韦昭注:“名姓,谓旧族。”

【在】1. 存,居:存~。健~。青春长~。  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文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骇飞兔於文场,跃雕龙於笔海。”元锺嗣成《凌波仙·吊范子英》曲:“诗筹酒令閒吟诗,占文场第一功。”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2.科举的考场。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宋陆游《感旧赠超师》诗:“我赴文场君受戒,道边曾共望高宗。”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既然将琴剑书箱安下了,不免到文

品题名姓在文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