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物之常理释义


【品物】犹万物。《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惟清惟敏,品物以熙。”唐刘肃《大唐新语·釐革》:“宜革前弊,庶上下交泰,品物咸通。”《宋史·乐志七》:“阳和啟蛰,品物皆春。”明宋濂《松风阁记》:“天机一动,随品物以流形。”2.指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各种神物。《国语·楚语下》:“天子徧祀羣神品物。”韦昭注:“品物,谓若八蜡所祭猫虎昆虫之类。”3.指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各种肴馔。唐冯贽《云仙杂记·品物互徵古事》:“房璘至人家,凡閲四筵,摘其品物,互徵古事,一一切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常】1.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2.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4. 姓。

【理】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品物之常理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