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寻华发欲捐书释义


【侵寻】亦作“侵潯”。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泰山矣。”裴骃集解引晋灼曰:“遂往之意也。”司马贞索隐:“小颜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汉司马相如《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宋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明归有光《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中华民国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参见

【华发】◎华发huáfà[greyhair]斑白的头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捐书】废书不读。《庄子·山木》:“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絶学捐书。”唐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诗:“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宋王安石《窥园》诗:“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严复《和荆公<适意>》:“不知适意缘何事?只信捐书一语真。”

侵寻华发欲捐书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