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月浸蛩声释义


【砌】1. 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墙。堆~(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2. 台阶:雕栏玉~。 | ◎ 〔~末〕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亦作“切末”(“末”均读轻声)。

【月】1.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2.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浸】1. 泡,使渗透:~泡。~透。~种(zhóng )。~渍。~没(mò)。沉~(亦称“浸沉”)。  2. 逐渐:~染。~渐。~润。

【蛩声】声。唐白居易《禁中闻蛩》诗:“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宋王安石《五更》诗:“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晓月残星,满耳蛩声雁阵。”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蛞蛞》:“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红萝卜,偶於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

砌月浸蛩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