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鄙成自取释义


【仁】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 姓。

【鄙】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  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  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  5. 品质低劣:卑~。  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  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成】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 变为:长~。变~。  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8. 十分之一:增产三~。  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10. 姓。

【自取】自己招致。《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宋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明王守仁《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2.谓自己取代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3.自娶。《史记·伍子胥列传》:“秦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汉

仁鄙成自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