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岂解真相误释义


【儒】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  3. 古同“懦”,懦弱。

【冠】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  3. 姓。

【岂】◎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b.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方言集汇

【解】1. 剖开,分开:~剖。分~。瓦~。~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开。~甲归田。~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  4. 溶化:溶~。~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释。~析。~说。劝~。~嘲。  6. 懂,明白:理~。见~。  7. 调和,处理:~决。和~。调(tiáo )~。排~。  8. 高兴,开心:~颜而笑。  9. 排泄:~手。  10. 代数

【真相】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修梵寺》:“修梵寺有金刚,鳩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答问》:“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2.谓实任宰相。宋徐度《却扫编》卷下:“今岁便当登第,十餘年间可为侍从,又十年为执政,然决不为真相,晚年当以使相终。”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唐白居易《画大罗天尊赞文》:“爰命国工,

【误】1.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  2. 耽搁:耽~。  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  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儒冠岂解真相误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