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累圣之仁释义


【思齐】《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汉蔡邕《太傅安乡侯胡公夫人灵表》:“体季兰之姿,蹈思齐之迹。”宋秦观《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之二:“顾命一时聊共政,思齐千古遂同风。”思与之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熹集注:“冀己亦有是善。”《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诚宜思齐往古圣贤之善治,总观季世放荡之恶政。”唐李翱《与淮南节席使书》:“比之时辈,亦知颇异,思齐古人,则十曾未及其一二为

【累】1. 〔~~〕a.连续成串,如“果实~~”;b.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2. 〔~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 1. 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  2.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  3. 连及,连带:~及。牵~。拖~。 | 1. 疲乏,过劳:劳~。~乏。  2.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着。 典

【圣】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典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仁】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 姓。

思齐累圣之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