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仪又入清流品释义


【僧】◎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

【仪】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3. 礼物:贺~。谢~。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又】1.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  2. 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不是小孩!  3. 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高~大。  4. 再加上,还有:~及。十~五年。  5. 表示转折: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入】1. 进,由外到内:进~。~梦。  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清】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3. 单纯不杂:~唱。~茶。  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7.

【流品】品类;等级。本指官阶,后亦泛指门第或社会地位。《宋书·王僧绰传》:“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娶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流品澄清官序肃,稂莠不许侵嘉禾。”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于是乎所谓士的流品也就日渐复杂了。”

僧仪又入清流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