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呼风夜扑灯释义


【山鬼】1.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北齐樊逊《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明高启《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2.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安固县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清洪亮吉《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

【呼】1.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  2.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3.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  4. 象声词:~地跳起来。  5. 姓。

【风】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夜】◎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晚。日日~~。~阑(夜将尽时)。~盲。~幕。~宵。~话。~袭。~行(xíng )。~战。

【扑】1. 轻打,拍:~粉。~蝇。~打。  2. 击拂的用具:粉~。  3. 冲:~灭。~救。  4. 相搏击:相~。~跌。  5. 跌倒:~地。  6. 伏:~在桌上看书。  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灯】1. 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  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  3. 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

山鬼呼风夜扑灯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