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如独占催科考释义


【谁】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独】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占】1. 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牌等判断吉凶:~卜。~卦。  2. 姓。 | 1. 据有,用强力取得:~据。霸~。强~。  2. 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理。~优势。  3. 口说,口授。  4. 估计上报:令民得以律~租。

【催】1. 使赶快行动:~促。~办。~讨。  2.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化。~生。~眠。~奶。~肥。

【科考】1.明清科举,乡试前由学官举行的甄别性考试。生员达一定等第,方准送乡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次年,宗师田洪録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明史·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继取一二等为科举生员,俾应乡试,谓之科考……其等第仍分为六,而大抵多置三等。三等不得应乡试。”《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要到府里科考。”2.指科举考试。豫剧《卷席筒》:“我有心进京科考,怎奈手无盘费,难以起身。”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说自己因科考受绌,弄得

谁如独占催科考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