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论议深释义


【诗书】◎诗书Shī-Shū(1)[theBookofSangsandtheBookof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论议】1.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管子·轻重丁》:“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唐韩愈《与李翱书》:“持僕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2.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桀紂﹞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宋洪迈《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则不若伏藏其论议,荡涤秽恶,俾众清明

【深】1.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  2.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度。~浅。。水~三尺。  3. 久,时间长:~夜。~秋。年~日久。  4. 程度高的:~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究。~奥。~切。~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声音低沉,如“~~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叫

诗书论议深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