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臣不办康时策释义


【守臣】1.诸侯对天子或大夫对诸侯的自称。《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左传·宣公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告於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2.镇守一方的地方长官。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诗:“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宋曾巩《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州郡当其道途所出,迎劳燕饯,所以宣达陛下宠锡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职分也。”清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快雪堂帖》,即涿州冯氏本,鬻於闽中,守臣得之以进。”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办】1. 处理:~公。~事。~理。  2. 处分:惩~。法~。首恶必~。  3. 置备:~置。~货。  4. 创设:创~。兴(xīng)~。 典

【康】1. 安宁:~乐(lè )。~平。~宁。  2. 空,空虚:萝卜~了。  3. 宽阔:~庄。~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4. 无病:~健。~复。~泰。健~。  5. 丰盛:小~。~年。  6. 姓。

【时策】合时的谋略、计策。《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清杜岕《思贤篇》:“经纬救世言,委蛇遵时策。”漢

守臣不办康时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