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士谔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评点


羊士谔的《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一首诗,表达了他在南国守郡多年的困顿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诗中以自述的方式,呈现了自己在南方隐居的境遇。"南国疑逋客,东山作老夫。登朝非大隐,出谷是真愚。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聊持循吏传,早晚□为徒。"这首诗开头便勾勒出了作者的情景,他身处南国,感觉自己如逃亡之客,东山作老夫,似乎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诗中自谦称登朝非大隐,体现了自己并不是高山仰止的隐者,而是正在官场上努力奋斗的一员。作者在南国的守郡生活中感到困顿,故意表现出自己愚笨的一面,以示谦逊。"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的性格特点。他气质直爽,但对龙剑之威仍自惭形秽;内心清净,热爱文人雅士的生活,写出了他对玉壶之爱。这种对文人情调的追求,使得他在守郡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从而得以坚守至今。"聊持循吏传,早晚□为徒"揭示了作者勤勉治郡、奉公守法的品质。他守住了自己作为一位吏员的本分,一直以操守和廉洁自持之道循行,力图为百姓做出贡献。借用"早晚□为徒",抒发了对于自己儿子能继承他的道德品质的希望,从而传承先辈之学问的衷心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羊士谔守郡的境遇和思考。以古拙优雅的文风,仿照《嘉祐集》的风格,更加贴合时代背景。通过运用的繁体字,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风采,更添了文词雅致的色彩。之乎者也兮,此诗展现了羊士谔面对南国守郡生活的苦闷和思考,以及对襁褓之子的期待,诗中的"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直爽的性格和内心的淡泊明志;对于守吏的责任,作者始终奉行仁义,表达了对于儿子成为循守典章者的期望,以期把德义的“后护之”。

羊士谔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