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
【捐命】失去生命。谓死。《史记·李斯列传》:“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亦指不惜牺牲生命。《汉书·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於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颜师古注:“捐弃其躯命,言无所顾也。”宋苏辙《北狄论》:“汉兵深入,不惮死亡,捐命絶幕之北,以决胜负。”2.放弃使命。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鲍宣州牧行部,多宿下亭,司直举劾,以为轻威捐命,坐之刑黜。”典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含饴】1.谓含饴弄孙。饴,饴糖,用麦芽或谷芽之类熬成。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肯堂收教子之功,含飴遂弄孙之乐。”清孙枝蔚《和韵答郭怀德见赠举孙》:“含飴欢老妇,题凤任门墙。”参见“含飴弄孙”。2.谓哺育幼儿。形容亲子之情。清吴伟业《题钱黍谷画兰》诗之二:“北堂萱草恋王孙,膝下含飴阿母恩。错认清郎贪卧雪,生儿彊比魏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