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皇仁覆物昭苏释义


【嗣】1. 接续,继承:~后(以后)。~岁(来年)。~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  2. 子孙:后~。~子。

【皇】1.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2. 大:~~巨著。冠冕堂~。  3.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4. 古同“遑”,闲遐。  5. 古同“惶”,恐惧。  6. 姓。 典

【仁】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 姓。

【覆】1.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2.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  3. 同“复”

【物】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昭苏】见“昭苏”。1.亦作“昭甦”、“昭穌”。苏醒;恢复生机。《礼记·乐记》:“蛰虫昭苏,羽者嫗伏。”郑玄注:“昭,晓也;蛰虫以发出为晓,更息曰苏。”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四方交泰,万物昭苏。”前蜀杜光庭《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祠》:“乘此胜因,咸臻妙乐,龙神安镇,士庶昭甦,蠢动有生,同昇福界。”前蜀杜光庭《晋公后土醮词》:“大开倚劒之门,不隔朝天之路,昭穌疲俗,洗涤深寃。”陈独秀《敬告青年》五:“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寧日。”2.忽然开豁。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劳心

嗣皇仁覆物昭苏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