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张乔

送新罗僧

送新罗僧评点


张乔的《送新罗僧》是一首描写得徒弟去远方弘法的诗,以孤独和无奈的心情表现了人事无常的主题。东来此学禅,多病念佛缘。把锡离岩寺,收经上海船。诗的开篇,作者以"东来"二字为引子,表达了僧人从东方来到这里学习禅宗的意愿和动力。接着,表明自己多年来生活的境遇,身患疾病,因此对佛法的念佛功夫倍加珍重。用"病念佛缘"一语,将疾病和佛法的关系紧密糅合在一起。"把锡离岩寺,收经上海船"这两句,展现了僧人游学求法的坚定决心和离别的伤感之情。"锡"是僧人所持的铜杖,是僧人身份的象征,把锡离开岩寺,寓意着僧人要远离现有的环境,踏上远方拓宽佛法的道路。"收经上海船"则表明僧人带着佛经登上海船,准备远渡他乡,为传播佛法献身。落帆敲石火,宿岛汲瓶泉。永向扶桑老,知无再少年。这两句写僧人在行船过程中的点滴生活细节,弥补了诗中表达的主题的内涵。"落帆敲石火"描绘了船只在岛屿附近停下来,僧人用石头敲击生火,烧水煮饭,原汁原味地描绘了僧人艰苦的生活情形,也突显出僧人的坚持和勤奋。"宿岛汲瓶泉"则表明僧人借助岛上清泉取水,展现了僧人自足自给的精神。最后两句"永向扶桑老,知无再少年"以豪迈之气表明了僧人追求佛法智慧的决心和志向。"扶桑"是日本的古称,"永向扶桑老"透露了僧人要去日本传播佛法的远大志向。而"知无再少年"则暗含人事无常的哲理,认识到时光的流转和自身年华的逝去,但不言放弃,依然坚定地追求理想。总之,张乔的《送新罗僧》以古拙优雅、含蓄深沉的文风,以孤独和无奈表现了人生无常的主题。其艺术形象清晰,意蕴深长,堪称一篇妙思婉约之作。

张乔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