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如鸾铃与珂佩释义


【碎】1.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裂。粉~。粉身~骨。  2. 零星,不完整:~屑。琐~。~琼。支离破~。  3. 说话唠叨:嘴~。闲言~语。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鸾铃】1.车铃的一种。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礼》云:行,前朱雀。或谓朱鸟者,鸞鸟也。前有鸞鸟,故谓之鸞。鸞口衔铃,故谓之鸞铃。今或为鑾。事一而义异也。”2.系在马身上的响铃。《三国演义》第五回:“鸞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於地上。”《水浒传》第一○九回:“鸞铃响处,约有三十餘骑哨马,都戴青将巾,各穿緑战袍,马上尽繫着红缨,每边拴掛数十箇铜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得写‘亭’字起,听得鸞铃响……果然王秀才骑了高头骏马,瞬息来到亭前。”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珂佩】的佩饰。唐顾况《洛阳陌》诗之二:“珂珮逐鸣騶,王孙结伴游。”《旧唐书·职官志二》:“凡百僚冠笏、繖幰、珂珮,各有差。”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烟烟湾湾,珂珮珊珊,冷清夜静水寒,可正是渔人江上晚。”清唐孙华《次韵答倪草亭》:“遥想长安珂珮客,火云夹日炙雕鞍。”2.螺蛤介壳联缀而成的腰带。《太平御览》卷九四八引《云南记》:“新安蛮妇人於耳上悬金环子,贯瑟瑟,帖於髻侧;又腰以螺蛤,联穿繫之,谓之珂珮。”3.比喻雨点。

碎如鸾铃与珂佩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