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振木哦诗声释义


【天风】天空,故称。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唐韩愈《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明郑若庸《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郭沫若《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振】1. 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2. 奋起,兴起:~奋。~作。~兴(xīng )。~~有辞。  3. 古同“赈”,救济。  4. 古同“震”,威震。

【木】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 棺材:棺~。  4. 质朴:~讷(朴实迟钝)。  5. 呆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哦】◎ 叹词,表示疑问、惊奇等:~,是怎么回事? | ◎ 叹词,表示领会、醒悟:~,我明白了。 | ◎ 〔吟~〕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典

【诗声】指古代诗歌的词和曲调。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然俗听飞驰,职竞新异: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诗声俱郑,自此阶矣。”2.作诗的名声。宋陆游《遣兴》诗:“酒量愁翻减,诗声老转低。”3.吟诗的声音。清龚自珍《辛巳除夕与彭同年蕴章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读之竟夜遂书其卷尾》诗:“雪色憺恩怨,诗声破苦空。”典

天风振木哦诗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