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合簉鵷释义


【王庭】朝廷。《易·夬》:“扬于王庭。”孔颖达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汉书·王莽传中》:“拜爵王庭,谢恩私门者,禄去公室,政从亡矣。”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纳忠王庭,名鏤钟鼎。”2.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君长设幕立朝的地方。《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深践戎马之地,足歷王庭。”李善注:“单于所居之处,号曰王庭。”《汉书·匈奴传上》:“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明梁辰鱼《念奴娇序·拟出塞》套曲:“曾有擒虏王庭;还有杀敌居胥,战无不胜,竹帛丹青。”典

【合】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2. 聚集:~力。~办。~股。~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家欢乐。  6. 计,折算:~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簉】1. 副的,附属的:“三司副使曰~”。~室(称妾)。  2. 古同“萃”,聚集。

王庭合簉鵷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