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应淹郡国释义


【未应】须。宋王安石《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宋陆游《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2.犹不算;不是。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宋张纲《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3.犹不曾。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唐王维《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宋蔡伸《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4.不应当。明刘基《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

【淹】1. 浸没(mò):水~。~没(mò)。~灌。  2. 皮肤被汗液浸渍:胳肢窝被汗~得又痛又痒。  3. 广:~博。~通。~贯(渊博而贯通)。~雅(渊博高雅)。  4. 滞,久留:~留。久~。~滞。~月(滞留一月)。

【郡国】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史记·酷吏列传》:“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餘,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寧见乳虎,无值寧成之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唐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当乾元、广德之间,郡国多事。”清刘逢源《郭泰》诗:“博带雍容七尺身,

未应淹郡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