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俗吏亦何者释义


【文昌】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元嘉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

【俗】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吏】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  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亦何】何其;多么。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唐杜甫《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者】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文昌俗吏亦何者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