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魏何尝荐乱胡释义


【象魏】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闕”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周礼·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象魏,闕也。”贾公彦疏:“郑司农云:‘象魏,闕也’者,周公谓之象魏,雉门之外,两观闕高魏魏然,孔子谓之观。”唐杨炯《少室少姨庙碑》:“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白兽苍龙,象魏悬书之法。”清钱谦益《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参报待以削草,象魏用为县书。”2.借指宫室,朝廷。晋葛洪《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

【何尝】écháng(1)[never]∶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2)[notthat]∶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荐】1. 推举,介绍:推~。举~。~擢。  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  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  4. 草:“麋鹿食~”。  5. 草席,垫子:草~。棕~。 典

【乱】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胡】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象魏何尝荐乱胡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