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丘园荒不理释义


【先子】祖先。《左传·昭公四年》:“宣伯曰:‘鲁以先子之故,将存吾宗,必召女。’”杜预注:“先子,宣伯先人。”2.称亡父。《孟子·公孙丑上》:“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焦循正义:“称‘先子’者,谓父,非谓祖父也。”宋梅尧臣《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诗:“我无文章留,何可事杯觴,况承先子戒,宜不着口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赌符》:“先子与最善,每适城,輒造之。”3.称丈夫的亡父。《国语·鲁语下》:“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韦昭注:“先子,先舅季悼子也。”

【丘园】1.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孔颖达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汉蔡邕《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清方文《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2.指隐逸。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上每临朝,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学术,直言极諫之

【荒】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3.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4.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  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7.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  8.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  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  10. 包有:“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理】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先子丘园荒不理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