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尽拂衣去释义


【兴】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尽】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 1. 极,最:~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拂衣】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杜预注:“拂衣,褰裳也。”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孔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唐谷神子《博导志·崔玄微》:“醋醋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兴尽拂衣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