鈇钺有诛宁敢避释义


【鈇钺】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荀子·乐论》:“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忠臣竭诚不顾鈇鉞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颜师古注:“鈇,所以斫人,如今莝刀也。”宋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疏远小臣,腰领不足以荐鈇鉞。”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鈇鉞。”2.泛指刑戮。《南史·何尚之传》:“﹝范曄﹞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鈇鉞。”《西游记》第二五回:“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鈇鉞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诛】1.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灭。~锄。~戮。伏~。  2. 责罚:~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笔伐。  3. 责求:~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宁】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1. 情愿:~肯。~死不屈。~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唯是。  4. 姓。 | 1. 贮藏;积聚。同“贮”。  2. 久立。同“伫”。  3. 大门与屏风之间。

【敢】1. 有勇气,有胆量:勇~。果~。~闯。~死队。~作~为。~怒而不~言。  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问。~请。~烦。  3. 方言,莫非:~许。~怕。~是哥哥回来了?

【避】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2. 防止:~免。~孕。~嫌。~雷针。

鈇钺有诛宁敢避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