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苗人不识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种】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子。~禽。~畜。撒~。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两~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没~。 | ◎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地。栽~。 | ◎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灵苗】1.指传说中的仙草。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颖。”宋陆游《有客》诗:“灵苗生絶壁,光景中夜发,劚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明杨珽《龙膏记·买卜》:“云竇采灵苗,月府舂霞髓,他不比那寻常草根木蕊。”2.指珍奇美观的植物。唐路德延《芭蕉》诗:“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元刘詵《石菖蒲》诗:“盆池有灵苗,石罅忘偪仄。”清林则徐《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恐毒草之损灵苗,芟夷务尽。”3.圣贤的后裔。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夫子姓孔氏,讳邱字仲尼,鲁国邹人也。帝天乙之灵苗。”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识】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方言集汇

一种灵苗人不识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