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只差丝杪忽释义


【义】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 情谊:~气。恩~。~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 指认为亲属的:~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7. 姓。

【利】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6. 姓。 汉

【只】1. 量词:一~鸡。  2. 单独的,极少的:~身。片纸~字。 | 1. 仅仅,惟一:~是(❶仅仅是;❷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❸但是)。  2.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顾。~管。~见树木,不见森林。

【差】1. 错误:话说~了。  2. 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3. 缺欠:还~十元钱。  4. 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 1. 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  2. 大致还可以:~可。  3. 错误:~错。偏~。~池。  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 | 1. 派遣去做事:~遣。  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  3. 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 | ◎ 〔参(cān)~〕见“参3”。

【丝】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典

【杪忽】“杪曶”。极小的量度单位。多形容甚少,甚微。《后汉书·律历志中》:“夫数出於杪曶,以成毫氂,毫氂积累,以成分寸。”宋欧阳修《憎苍蝇赋》:“尔欲易盈,杯盂残沥,砧几餘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花本》:“结本者以丝綫随画量度,筭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清江藩《毛乾乾传》:“辨析几微,穷极杪忽,古人无此仪器也。”

义利只差丝杪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