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鉴浮光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水鉴】见“水鑑”。亦作“水鉴”。1.明澈如水之照映,故称。晋陆云《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诗之二:“心犹水鉴,函景内照。”宋苏轼《和黄秀才鉴空阁》:“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挂空如水鑑,写此山河影。”2.明鉴。明文徵明《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诗之一:“啟事从来夸水鑑,移文曾不愧山灵。”参见“水镜”。3.比喻清明无私。清钱谦益《寄侯豫瞻督学江西》诗:“水鑑清时吏部郎,持衡专得典文章。”

【浮光】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明文徵明《岁暮雪晴山斋小诗》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虚楹。”2.指浮动的目光。老舍《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汉

一水鉴浮光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