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咿动新蜩释义


【咿咿】1.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唐韩愈《猫相乳》:“母且死,其鸣咿咿。”唐刘禹锡《秋声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清东轩主人《述异记·石坊画纪》:“一人在危石崩陷中,视之咿咿有声,乃数石柱驾虚,是人适处其中。”2.呼唤鹅鸭声。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南京)﹞呼鵞鸭曰咿咿。”3.凄清貌。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

【动】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

【新】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3. 不久以前,刚才:~近。  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 姓。 典

【蜩】◎ 古书上指蝉:~甲(蝉蜕)。世事~螗。

咿咿动新蜩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