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披滕圣训扬释义


【元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王宰宣哲於元辅。”李善注引班固《涿邪山祝文》:“晄晄将军,大汉元辅。”三国魏曹植《任城王诔》:“昔二虢佐文,旦奭翼武。於休我王,魏之元辅。”《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长史钟恶地,西漒羌豪也,谓司马乞宿云曰:‘三弟纵横,势出王右,几亡国矣。吾二人位为元辅,岂得坐而视之!’”胡三省注:“长史、司马,府之元僚。”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巨清开国元辅,在汉臣中,必首推范文肃公文程。”2.专指宰相。《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

【披】1.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  2. 穿戴:~挂。~甲。  3.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  4. 劈开,裂开:竹竿~了。

【滕】1. 水向上腾涌;引申张口放言:“咸其辅颊舌,~口说也”。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3. 姓。

【圣】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典

【训】1. 教导,教诲:~诫。~蒙(教育儿童)。~迪(教诲开导)。教(jiào )~。培~。  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  3. 典式,法则:不足为~。  4. 解释词的意义:~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故”、“诂~”、“故~”)。~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扬】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3. 在空中飘动:飘~。  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5. 姓。

元辅披滕圣训扬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