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沐暂思同静室释义


【斋】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  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  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  4. 舍饭给僧人吃:~僧。

【沐】1. 洗头发:~浴。栉风~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2. 润泽,或受润泽:~恩。  3. 古代官员休假:~日。休~。  4. 整治:助之~椁。  5. 米汁。  6. 姓。

【暂】1.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  2. 猝然。  3.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思】1.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 想念,挂念:~念。~恋。相~。  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 姓。 |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同】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3. 和,跟:~流合污。  4. 姓。 | ◎ 〔胡~〕见“胡”。

【静室】1.古代天子行幸,对所居宫室先派人清扫和检查,以保持洁净并防止意外。《后汉书·杨秉传》:“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静室而止。”李贤注:“静室谓先使清宫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2.清静的屋子。《北史·列女传·郑善果母崔氏》:“静室端居,未尝輒出门閭。”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其时,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扬州商人,构静室数间,春秋一到而已。”鲁迅《彷徨·伤逝》:“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3.指

斋沐暂思同静室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