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引秦娥下凤台释义


【争】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2. 力求实现:~取。~气。~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引】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 退却:~退。~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秦娥】歌女。《文选·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李周翰注:“齐僮、秦娥,皆古善歌者。”2.指秦地女子。唐李贺《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明袁宏道《采莲歌》:“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秦娥与燕妾。”明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幸不到风尘,似汉皓能逃汉,秦娥解避秦。”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凤台】名。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南朝宋鲍照《升天行》:“凤臺无还驾,簫管有遗声。”唐黄滔《催妆》诗:“吹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臺。”元杨维桢《小游仙》诗之十二:“嬴家楼头縹緲女,底用萧郎筑凤臺。”2.泛指华美的楼台。南朝陈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遶凤臺。”清邵粹夫《京华杂感》诗:“中宵独坐看银汉,王气葱葱起凤臺。”

争引秦娥下凤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