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无遗策释义


【志】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  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  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标~。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  6. 姓。 网

【大】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  6. 敬辞:~作。~名。~手笔。  7. 时间更远:~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 1. 〔~夫〕医生(“夫”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遗策】亦作“遗筴”。亦作“遗筞”。1.失策;失算。《庄子·外物》:“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成玄英疏:“筭计前后钻之凡经七十二,筭计吉凶曾不失中。”《吕氏春秋·贵当》:“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高诱注:“遗,犹失也。”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虏青犊之兵,甚有秘计;烧乌巢之米,本无遗策。”《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向善商财,计算无遗策。”2.指前人遗留下来的策略计划。汉贾谊《过秦论上》:“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元杨维

志大无遗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