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挺质贞且真释义


【直方】韩诗外传》卷一:“廉洁直方,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若坐涂炭。”《后汉书·杨震传论》:“延光之閒,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不畏彊御,气流墨中,无纵诡随,声动简外,乃称絶席之雄,直方之举耳。”宋范仲淹《与孙明复书》:“足下直方而孤,非求荣之人。”清刘大櫆《祭舅氏文》:“呜呼舅氏,以君之毅然直方长者,而天乃絶其嗣续。”

【挺质】生就的美质。《艺文类聚》卷九一引三国魏锺会《孔雀赋》:“禀丽精以挺质,生丹穴之南垂。”南朝梁萧统《谢敕赉水犀如意启》:“珊瑚挺质,匹此未珍。”唐李咸用《石版歌》:“直方挺质贞且真,当庭卓立凝顽神。”宋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榦不足攀,阴不足息,夫何挺质之可惑耶?”

【贞】1. 坚定,有节操:忠~不渝。坚~不屈。~节。~士(忠贞之士)。  2.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烈。~操(同“贞节”)。~淑。  3. 占,卜,问卦:~卜。  4. 古同“桢”,桢干(gàn)。 典

【且】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尚~。况~。  2. 表示暂时:苟~偷安。姑~。  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年~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  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  7. 姓。 | 1.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2. 多的样子。  3. 农历六月的别称。  4.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  5. 古同“趄”,趑趄。 典

【真】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2. 确实,的确:~好。~正。~切。  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 本性,本原:纯~。天~。  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7. 姓。

直方挺质贞且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