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躬多龉龃释义


【直躬】以直道立身。《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直躬,直身而行也。”唐钱起《长安旅宿》诗:“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宋史·赵普传》:“必须公正之人典掌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得失。”2.指《论语》中提到的证其父攘羊的人。《庄子·盗跖》:“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吕氏春秋·当务》:“直躬之信,不若无信。”《淮南子·氾论训》:“直躬,其父攘羊,而子证之。”高诱注:“直躬,楚叶县人也。”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二:“直躬云者,盖以善加名上,犹之盗跖以恶加名上。”汉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龉龃】龃龉。抵触,不融洽。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高逸》:“﹝刘孟节﹞篤古好学,酷嗜山水,而天姿絶俗,与世相齬齟,故久不仕。”

直躬多龉龃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