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散暮松烟释义


【钟】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  4. 杯子。  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散】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3. 排遣:~心。~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3. 零碎的:~碎。~装。~页。  4. 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暮】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  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松烟】烟”。1.松木燃烧后所凝之黑灰,是制松烟墨的原料。晋卫铄《笔阵图》:“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明陶宗仪《辍耕录·墨》:“至唐末……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烟。”宛敏灏《黄山纪游》:“制墨要配合牛皮胶和冰片等香料,但最主要的成分是松烟制成的墨灰。”2.指墨。唐安鸿渐《题杨少卿书后》诗:“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寳都拈住,谩把松烟试。”清孙道乾《小螺

钟散暮松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