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与挟廊释义


【中堂】1.正中的厅堂。《仪礼·聘礼》:“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郑玄注:“中堂,南北之中也。”《古今小说·张舜美中宵得丽女》:“庵主出迎,拉至中堂供茶。”冰心《往事》二:“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2.指厅堂之中。《文选·张衡<西京赋>》:“促中堂之陿坐,羽觴行而无筭。”薛综注:“中堂,中央也。”3.正室。《旧唐书·马璘传》:“璘之第,经始中堂,费钱二十万贯,他室降等无几。”4.庭院。三国魏曹丕《感物赋》:“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明何景明《寄孙世其》诗:“繫马中堂树,听鶯上苑花。”5.犹明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挟】1.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2.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  3.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 ◎ 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

【廊】1. 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太阳:~子。前~后厦。  2. 庑下,殿下外屋:~庑(堂前廊屋)。  3. 有顶的过道:长~。走~。画~。游~。 典

中堂与挟廊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