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半旁观信雄武释义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半】1.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  2.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  3. 在中间:~空。~路上。~夜。  4. 喻很少:一星~点。 典

【旁观】观pángguān[lookon]从旁观察袖手旁观汉

【信】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  3. 崇奉:~仰。~徒。  4. 消息:~息。杳无音~。  5. 函件:~件。~笺。~鸽。~访。  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  7. 同“芯2”。  8. 姓。                                        |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雄武】1.雄健威武。《晋书·元帝纪》:“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旧唐书·王雄诞传》:“后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清龚自珍《定风波》词之二:“倘若有城还有国,愁絶,不能雄武不风流。”郭沫若《前茅·暴虎辞》:“粤有李广之孙,其名为禹,昔饮宫中自逞雄武。”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之一:“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2.雄浑刚健而有气势。宋沉作喆《寓简》卷四:“自昔文章之言水者,如《七发》、《上林》、《子虚》等,皆詼奇雄武,神变非常,其状甚伟。”3.宋代禁军所属步兵名。《宋史·兵志一》:“上御讲武殿閲诸道兵

诸半旁观信雄武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