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诚明千古学释义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诚明】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郑玄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唐李翱《复性书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於书,以开诚明之源。”宋邵雍《诚明吟》:“孔子生知非假习,孟軻先觉亦须脩;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明邵璨《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千古】◎千古qiāngǔ(1)[throughtheages]∶指久远的年代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纵有千古。——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成为千古罪人(2)[forever]∶永远地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周恩来千古奇闻(3)[eternalrepose]∶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自得诚明千古学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