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後漢紀校注-(晉)袁宏,周天游 校注

後漢紀校注目录:


前言
凡例
原序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一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二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三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四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五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六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七
後漢光武皇帝紀卷第八
後漢孝明皇帝紀上卷第九
後漢孝明皇帝紀下卷第十
後漢孝章皇帝紀上卷第十一
後漢孝章皇帝紀下卷第十二
後漢孝和皇帝紀上卷第十三
後漢孝和皇帝紀下卷第十四
後漢孝殤皇帝紀卷第十五
後漢孝安皇帝紀上卷第十六
後漢孝安皇帝紀下卷第十七
後漢孝順皇帝紀上卷第十八
後漢孝順皇帝紀下卷第十九
後漢孝質皇帝紀卷第二十
後漢孝桓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一
後漢孝桓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二
後漢孝靈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三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六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九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三十
附錄一:後漢紀佚文
附錄二:袁宏傳及其軼事
附錄三:歷代著錄及雜論
附錄四:序跋
引用書目

後漢孝順皇帝紀上卷第十八


  永建元年(丙寅、一二六)

  春正月甲寅,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五石;貞婦帛,人三匹。

  辛未,皇太后閻氏崩。

  辛巳,太傅馮石、太尉劉喜以阿黨權〔貴〕(臣)免〔一〕,司徒李郃以疾疫策罷。

  〔一〕 黃本無「臣」字,「臣」系蔣氏所加。按范書順帝紀注引東觀記作「以阿黨權貴」,故據以補「貴」字。

  二月甲申,葬安思閻皇后。

  丙
...更多

後漢孝順皇帝紀下卷第十九


  四年(己卯、一三九)

  春二月乙亥,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續漢志均作「三月」,黃本正作「三月」,蔣本見下文有「二月」,妄改之耳。按此條當移至「夏四月戊午」條前。袁紀於此當脫「春正月庚辰,中常侍張達等有罪誅」句,故下述此事始末。又梁商所言「達和氣」,即指春正月皇帝親率三公九卿迎春於東郊,以致和氣之意。

  初,上之立,閹官之力也,由是寵之,始專政事,爭執權勢。中常侍張達等乃讒中常侍曹騰、孟賁與將軍商召諸王子〔一〕,請
...更多

後漢孝質皇帝紀卷第二十


  元嘉元年〔一〕(乙酉、一四五)

  〔一〕 按范書沖帝紀及通鑑均作「永嘉」,「元嘉」乃漢桓帝年號,故通鑑考異曰「袁紀作『元嘉』誤」。然錢大昕三史拾遺曰:「史繩祖學齊佔畢,記淳熙二年邛州蒲江縣上乘院僧,闢地得古竁,封石有文二十九字云:『永憙元年二月十二日,蜀郡臨邛漢安鄉安定里公乘校官掾王幽字珍儒。』繩祖大父勤齋先生子堅跋之。略云:永憙之號,不見于史漢,沖帝即位改元,史傳相承,以為永嘉,憙嘉文字易亂,一年而改,見於它文者幾希,非此刻出於今日,孰知沖帝永嘉之為永憙也。」王先謙曰:「按左雄傳
...更多

後漢孝桓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一



  建和元年(丁亥、一四七)

  春正月戊午,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三匹。

  二月,黃龍見譙。

  夏四月庚寅,京兆地震〔一〕。

  〔一〕 范書桓帝紀作「京師地震」。續漢五行志作「京都地震」。

  以定策功益封大將軍梁冀萬戶,太尉胡廣為安樂侯〔一〕,司徒趙誡為江南侯〔二〕,司空袁湯為安國侯〔三〕。

  
...更多

後漢孝桓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二


  四年(辛丑、一六一)

  春正月辛丑,南宮嘉德殿火〔一〕。

  〔一〕 范書及續漢志均作「辛酉」。按是月庚申朔,無辛丑日,袁紀誤。

  二月壬申,武庫火〔一〕。

  〔一〕 二月庚寅朔,無壬申日。范書及續漢志作「壬辰」,是。

  夏四月甲寅,河間孝王開子博為任城王。

  五月,有星孛于大辰〔一〕。

  〔一〕 范書及續
...更多

後漢孝靈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三


  建寧元年(戊申、一六八)

  春正月己亥,上徵至,大將軍竇武持節迎于夏門亭。

  庚子,即皇帝位。

  以太尉陳蕃為太傅,〔與〕(以)將軍竇武〔及〕(為)司徒胡廣錄尚書事〔一〕。詔曰:「太傅陳蕃輔弼先帝,出納為允,謇諤之節,宣于本朝。朕初踐祚,親授策命,忠篤之性,老而彌純。其封蕃為高陽侯。」固讓不受,章十餘上乃許。

  〔一〕 據范書靈帝紀改。

  三月辛丑,葬孝桓皇帝于宣陵〔一〕。
...更多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


  〔熹〕(嘉)平四年(乙卯、一七五)

  春三月,五經文字刻石立于太學之前〔一〕。

  〔一〕 胡三省曰:「雒陽記:太學在雒陽城南開陽門外,講堂長十丈,廣二丈,堂前石經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書、周易、公羊傳十六碑存,十三碑毀。南行,禮記十五碑悉崩壞。東行,論語三碑毀。禮記碑上有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名。又趙明誠金石錄曰:石經,蓋漢靈帝熹平四年所立,其字則蔡邕小字八分書也。後漢書儒林傳敘云『為古文、篆、隸三體』者,非也。蓋邕所書乃八分,而三體石經乃魏時所建
...更多

後漢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


  中〔平〕(和)二年〔一〕(乙丑、一八五)

  〔一〕 據上卷改。

  春二月丁卯,故太尉劉寬薨。贈車騎將軍,謚曰昭烈侯。

  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少好學,博通群書。稍遷東海〔一〕、南陽太守,遇民如子,口無惡言,吏民有罪,以蒲鞭鞭之〔二〕,示恥辱而已。其善政歸之於下,有不善輒自剋責,庶民愛敬之。好與諸生論議,行縣使三老、學生自隨,到亭傳輒復講論,教化流行,不嚴而治。嘗有客遣奴酤酒,久而不還,及其還也,客不堪之,罵詈曰:「畜產!」
...更多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六


  初平元年(庚午、一九0)

  春正月辛亥,大赦天下。

  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說董卓曰:「夫廢立事大,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購之急,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卓以為然,乃以紹為勃海太守。

  癸丑〔一〕,卓殺弘農王。

  〔一〕 范書獻帝紀作「癸酉」。按正月壬寅朔,無癸酉,范書誤。
...更多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


  三年(壬申、一九二)

  春正月丁丑〔一〕,大赦天下。

  〔一〕 徐紹楨曰:「正月庚寅朔,紀有丁丑疑誤。」

  牛輔遣李傕、郭汜、張〔濟〕(倕)〔一〕、賈詡出兵擊關東,先向孫堅〔二〕。堅移屯梁東,大為傕等所破。堅率千騎潰圍而去。復相合戰於陽人,大破傕軍〔三〕。傕遂掠至陳留、潁川,荀彧鄉人多被殺掠。

  〔一〕 據袁紀下文及三國志、范書改。

  〔二〕 范書董卓
...更多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三国魏·邯郸淳
宋·陈模
宋·赵升
(唐)王方慶
(清)陆以湉
(唐)佚名等撰
王勃
宋·俞琰
(戰國)呂不韋 編
清·盛昱
北周·法上
赵翼
宋·程端蒙
清·揭暄
(宋)曾敏行著;朱杰人标校
清·胡渭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