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尉繚子-尉缭

尉繚子目录:


尉繚子
天 官 第 一
兵 談 第 二
制 談 第 三
戰 威 第 四
攻 權 第 五
守 權 第 六
十 二 陵 第 七
武 議 第 八
將 理 第 九
原 官 第 十
治 本 第 十 一
戰 權 第 十 二
重 刑 令 第 十 三
伍 制 令 第 十 四
分 塞 令 第 十 五
束 伍 令 第 十 六
經 卒 令 第 十 七
勒 卒 令 第 十 八
將 令 第 十 九
踵 軍 令 第 二 十
兵 教 上 第 二 十 一
兵 教 下 第 二 十 二
兵 令 上 第 二 十 三
兵 令 下 第 二 十 四

踵 軍 令 第 二 十


  所謂踵軍者,去大軍百里,期於會地,為三日熟食,前軍而行,為戰合之表。合表,乃起踵軍,饗士,使為之戰勢,是謂趨戰者也。  興軍者,前踵軍而行,合表乃起,去大軍一倍其道,去踵軍百里,期於會地,為六日熟食,使為戰備,分卒據要害。戰利則追北,按兵而趨之。踵軍遇有還者誅之。所謂諸將之兵,在四奇之內者勝也。

  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為之職,守要塞關梁而分居之。戰合表起,即皆會也。大軍為計日之食起,戰具無不及也,令行而起,不如令者有誅。

  凡稱分塞者,四境之內,當興軍踵軍既行,則四境之民,無得行者
...更多

兵 教 上 第 二 十 一


  兵之教,令分營居陳,有非令而進退者,加犯教之罪。前行者前行教之,後行者後行教之,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舉五人,其甲首有賞。弗教如犯教之罪。羅地者,自揭其伍,伍內互揭之,免其罪。

  凡伍臨陳,若一人有不進死於敵,則教者如犯法之罪。凡什保什,若亡一人,而九人不盡死於敵,則教者如犯教之罪。自什己上,至於裨將,有不若法者,則教者如犯法者之罪。

  凡明刑罰,正勸賞,必在乎兵教之法。

  將異其旂,卒異其章,左軍章左肩,右軍章右肩,中軍章胸前。書其章曰:某甲、某
...更多

兵 教 下 第 二 十 二


  臣聞人君有必勝之道,故能并兼廣大,以一其制度,則威加天下有十二焉:

  一曰連刑,謂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謂禁止行道,以網外姦也;三曰全軍,謂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結其聯也;四曰開塞,謂分地以限,各死其職而堅守也;五曰分限,謂左右相禁,前後相待,垣車為固,以逆以止也;六曰號別,謂前列務進以別,其後者不得爭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謂彰明行列,始卒不亂也;八曰全曲,謂曲折相從,皆有分部也;九曰金鼓,謂興有功,致有德也;十曰陳車,謂接連前矛,馬冒其目也;十一曰死士,謂眾軍之中有材智者,乘於戰車,前後縱橫,出奇制敵也;
...更多

兵 令 上 第 二 十 三


  兵者,凶器也。爭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亂,本仁義焉。戰國則以立威,抗敵,相圖,不能廢兵也。

  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武為表,文為裏。能審此二者,知勝敗矣。文所以視利害,辨安危;武所以犯強敵,力攻守也。

  專一則勝,離散則敗。陳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卒畏將甚於敵者勝,卒畏敵甚於將者敗。所以知勝敗者,稱將於敵也,敵與將猶權衡焉。安靜則治,暴疾則亂。  出卒陳兵有常令,行伍疏數有常法,先後之次有適宜。常令者,非追北襲邑攸用也。前後不次則失也。亂先後斬之。

...更多

兵 令 下 第 二 十 四


  諸去大軍為前禦之備者,邊縣列候各相去三、五里。聞大軍為前禦之備戰,則皆禁行,所以安內也。

  內卒出戍,令將吏授旂鼓戈甲。發日,後將吏及出縣封界者,以坐後戍法。兵戍邊一歲,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軍。父母妻子知之,與同罪。弗知,赦之。

  卒後將吏而至大將所一日,父母妻子盡同罪。卒逃歸至家一日,父母妻子弗捕執及不言,亦同罪。  諸戰而亡其將吏者,及將吏棄卒獨北者,盡斬之。前吏棄其卒而北,後吏能斬之而奪其卒者,賞。軍無功者,戍三歲。

  三軍大戰,若大將死,而從吏五百人以
...更多
上一页123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阮阅 撰
明·汪芝
(宋)龙衮
宋·吴快
元·黄元吉
(清)宜兴陈维崧其年
梁·沈约
清·张廷玉
清·汤球
清·计六奇
(明)徐祯稷
宋·李中梓
(唐)李世民
宋·郭茂倩
贾题韬
(宋)趙昇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