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

明季北略目录:


卷一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始、至四十八年庚申止
卷二 天启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卯止
卷三 天启七年丁卯八月至十二月
卷四 崇祯元年戊辰
卷五 崇祯二年己巳
卷六 崇祯三年庚午
卷七 崇祯四年辛未
卷八 崇祯五年壬申
卷九 崇祯六年癸酉
卷十 崇祯七年甲戌
卷十一 崇祯八年乙亥
卷十二 崇祯九年丙子
卷十三 崇祯十年丁丑
卷十四 崇祯十一年戊寅
卷十五 崇祯十二年己卯
卷十六 崇祯十三年庚辰
卷十七 崇祯十四年辛巳
卷十八 崇祯十五年壬午
卷十九 崇祯十六年癸未
卷二十 崇祯十七年甲申
卷二十一 崇祯十七年甲申(续)
卷二十二 崇祯十七年甲申(续)
卷二十三 补遗
卷二十四 五朝大事总论

卷十一 崇祯八年乙亥


  劾温体仁

  正月兵部职方主事贺王圣,劾温体仁庸奸误国。谪外。御史吴履中劾温体仁、王应熊并及监视内臣,上切责之。

  罢文震孟

  文震孟,字湛持,号文起,苏之吴县人。天启二年壬戌状元,授修撰,上国步綦艰、圣衷宜启溜。其略云:蹙地丧师,无岁不有,败军杀将,所在相闻。将使祖宗金瓯无缺之宇宙,日消月削,势将瓦解,东支西溃,又同河决。此皆诸臣误国,以至于此。明知火之将{火又},而处堂自若。但俟火来而燕飞。亦料水之必沸,而游釜无愁,犹冀水沸而鱼跃。此又诸臣之愚而自误也云云。
...更多

卷十二 崇祯九年丙子


  陈启新疏三大病根

  正月,特简淮安卫三科武举陈启新为吏科给事中。先是,启新伏阙献疏。其略曰:朝廷有三大病根,以科目取人,一病根也。据其文章,孝弟与尧舜同辙,仁义与孔孟争衡;及考政事,则恣其贪,任其酷,前所言者,皆纸上空谈。盖其幼学之时,父师所教,则皆谓读书可致富致贵。故进步止知荣身荣亲,谁更思行其致君泽民之道哉!臣所以效贾生之哭者此也。以资格取人,一病根也。考国初典史冯坚,任佥都;贡士彭友信,任布政;秀才曾大,授尚书。何尝以资格限之?至嘉靖时,犹三途并用,独今惟尚文之一途;即一途且分界地。贡士官止于贡,举人
...更多

卷十三 崇祯十年丁丑


  体仁拟旨逮钱、瞿

  正月,常熟县民张从儒,讦奏前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科臣瞿式耜,谓二臣喜怒操人才进退之权,贿赂握江南死生之柄。三党九族,无不诈之人;兴贩通番,无不为之事。甚至侵国帑、谤朝廷、危社稷,止因门生故旧列于要津,鸣冤无地;宦干豪奴满于道路,泄忿何从。奏上,温体仁拟旨,逮钱谦益、瞿式耜下刑部狱。先是奸民陈履谦争产,求二官关说不允,怀恨,遂唆从儒讦奏。既奉旨提问,履谦等得志,遂捏造款曹、和温等虚词,多方吓诈。款曹者,谓谦益尝作故太监王安祠记,曹化淳出王安门,宜款之。和温者,为温与谦益有隙,宜和之。曹化淳访
...更多

卷十四 崇祯十一年戊寅


  元帝降乩

  正月,翰林及都察院接出圣上平台诏,百官起大数问天下事。仙降云:九九气运迁,泾水河边、渭水河边,投秦入楚闹幽燕。兵过数番、寇过数番,抢夺公卿入长安。军苦何堪、民苦何堪,父母妻子相抛闪。家家皇天、人人皇天,大水灌魏失秦川。流寇数载即息,红顶又将发烟。虎兔之间干戈乱,龙蛇之际是荒年。圣上又问:元帝书云,等闲不管间,汉朝将相在眼前。

  张任学改总兵

  戊寅二月,河南巡按张任学,改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河南。先是任学觊得巡抚,旦欲荐丹阳知悬张放,因极诋诸镇兵
...更多

卷十五 崇祯十二年己卯


  内臣

  正月,叙缉奸功,东厂太监王之心、曹化淳,荫锦衣卫百户。七月,以司礼监太监张荣提督九门。戒午门、端门诸内臣延接朝士。

  屡荫子弟,频用提督内,臣声势亦赫奕矣。虽戒勿接朝士,其能禁乎!

  王承恩哭梦

  上屡梦神人。书一“有”字于其掌中,觉而异之。宣问朝臣,众皆称贺,谓贼平之兆。独内臣王承恩大哭。群臣愕然,上亦惊问。承恩曰:皇上赦奴婢不死,始敢言。上曰:汝无罪,直言无隐。承恩奏曰:以奴婢推之,神人显告我皇,大明江山,将失过半。上诘之,
...更多

卷十六 崇祯十三年庚辰


  赈民

  闰正月,命巡城御史煮粥赈饥,发帑金八千,赈真定。发帑金六千,赈山东。二月,风霾亢旱,诏求直言。三月,分赈畿南三万金。是日雨。又赈京师贫民,各钱二百。七月,发帑金二万,赈顺天保定。八月,发仓粟赈河东饥民。九月,命有司祭难民、瘗暴骸。冬十月,出帑金万两,市旧棉衣二万,给京师穷民。  己卯、庚辰之际,中外交讧,上念穷民罹灾蠲赈屡下,而有司执法侵蠹如故。真可恨也。

  策贡士

  三月王策贡士于建极殿,赐魏藻德第一。先是,闰正月,上召贡士四十八人于文华殿。上问边隅
...更多

卷十七 崇祯十四年辛巳


  薛国观赐死

  正月,故大学士薛国观,奏辩袁恺诬劾,出礼部主事吴昌时之意,上不听。八月,国观赐死,籍其家。国观性褊刻,用温体仁荐,自佥宪骤登政府,欲结于上。会上忧用匮乏,因导以借助。曰外则乡绅,臣等任之,内则戚畹,非出自独断不可,微以李武清为言,遂密旨措四十万金。李氏尽鬻其所有,追比未已,戚畹人人自危。因皇子病,众倡为九莲菩萨之言,云上薄待外戚行夭折且尽,上大悔惧。国观又忤太监王化民,遂败。诛中书舍人王升彦,籍其家。初国观以升彦通赂免官,命伺其卯,则升彦至,执之下狱,升彦为吴昌时甥,临刑呼曰:此舅氏所作,我若
...更多

卷十八 崇祯十五年壬午


  降座揖相

  正月辛未朔,上朝毕,召大学士周延儒、贺逢圣,谢升入殿。曰:古圣帝明王,皆崇师道。卿等,朕之师也,宗社奠安,维诸先生是赖。命东向立,上降座,西向揖之,各愧谢。

  恩庙此举,礼非其人,徒自贬损耳。然三相之中,惟贺文忠差可无愧。  杨仁愿论东厂缉事

  正月,罢提督京营内臣。御史杨仁愿上言:臣稽高皇帝初无所谓缉事,臣工不法,止于明纠,无阴讦也。臣待罪南城,所见词讼多假番役,妄称东厂,诱人作奸,挟仇首告,惟恐其不为恶;又惟恐不即罹于法。揆之皇上泣罪解网之仁,
...更多

卷十九 崇祯十六年癸未


  元旦失朝(新史)

  廷臣待漏,待天子也,恐天子早临,廷臣先天子而待漏也。待漏之时,鼓未严,鼓严而肃班矣。肃班而鸣钟,钟歇而圣驾登殿,静鞭响矣。鞭响而两班廷臣有容无息,有意无声,仰瞻殿上,祇见千百红袍掀袖,示令而已。乃癸未年春正之朔,圣驾升殿,文班止一首辅周延儒,武班止一勋臣,旧例钟鸣,则东西长安门俱开,朝臣俱拥挤在外,因谕开门,而到者仍寥寥。鸿胪未可唱齐班,久之来者作踉跄状。十少五六,勉成礼焉。延儒上揭云:政本怠弛,以致廷臣慢误,乞夺俸自臣等始,得旨姑免。

  祭十二陵(新史)
...更多

卷二十 崇祯十七年甲申


  元旦文武乱朝班

  京师文臣,俱寓西城,而朝班则列于东,武臣俱寓东城,而朝班则列于西。甲申元旦上视朝最早,止一大金吾立班。时钟声已绝,金吾启奏,群臣不闻钟鼓声,谓圣驾未出,来者益迟。令再鸣钟,启东西门,远近闻之,自皆疾驰,乃谕鸣钟,且勿歇,门永不闭,又久无至者,乃欲先谒太庙,后受朝呼,驾銮舆,盖驾舆马,与立仗马,约用百余时,又一无备,将长安门外朝官所乘马,悉驱入端门,将欲登辇,司礼又恐外马不驯,或多?啮,奏止之。又谕受朝而后拜庙,再登座以候文武官,从东西长安门入者,以天颜正视,竟不敢过中门,文则直入武班,从螭
...更多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台湾割据志
(東漢)辛氏
(清)梁恭辰
清·蒲松龄
清·汪象旭
明·罗廪
曹继武
俞万春
清·吴之振
淸·黄图珌
晋·习凿齿
宋·潜说友
元·庄肃
(唐)朱揆
清·冯泌
清·弘璧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