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卿的代表作《点绛唇(梅)》中有这样一个千古名句——金樽倒。对于金樽倒这句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让我们听听大家怎么说。
韵律方面,《金樽倒》从开头就展现了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犹如金樽倾泻间的酒浪翻滚。诗中运用了七律的形式,每句十四字,字数严谨有力。以“辰火照金樽,劫烟吞玉栊”开篇,把读者带入一种奔腾的氛围,仿佛看见了浩浩荡荡的宴会场景。意境方面,这首诗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豪华壮观的宴会场景。金樽倒,酒香四溢;玉器飞,歌声如潮。可以想象,此时堂上之人喜笑颜开,尽情欢乐。然而,诗中的金樽倒却不只是祝福与庆贺,还有一种饮尽人间繁华的危险。可以说,宴会上虽然喧嚣,但其中隐藏着一丝忧伤和警示。总而言之,《金樽倒》以优美的韵律、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境,生动地再现了繁华悲欢之间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感受。此诗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世俗享乐的追求,又透露出其中的空虚与忧伤。这种矛盾冲突的表现方式,使诗歌更加鲜明,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文后附上了经典的解释供大家参考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岁华偏好。之乎者也兮。只恐催人老。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金樽倒。之乎者也兮。共成欢笑。终是清狂少。之乎者也兮。《点绛唇(梅)》乃赵长卿所作之诗矣。彼岂惟梅花之美可怜,更有不俗之深意也。开尽梅花,喻岁月飞逝,生命匆匆。雪残庭户春来早,春意渐浓,花开而雪已消,暗指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岁华偏好,指岁月虽短,但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之意。只恐催人老,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之深感忧虑。然诗人精神犹然,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之乎者也兮。此指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但常被外界干扰,思绪不得宁静之意。金樽倒,共成欢笑,表白了诗人以友人共餐,一同欢乐,抒发出诗人积极豁达之情怀。终是清狂少,之乎者也兮。此句可见诗人深感时光无情,自己渐渐清醒于世事,对于清狂之心态的珍重之情。此诗描绘了梅花之美,抒发了诗人对于光阴无情之忧虑,并通过诗情与花枝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外界干扰之感。同时,诗亦揭示了诗人以欢乐短暂之情态,与清醒的心境相对照之情感。赵长卿此诗意境唯妙,文笔清新,从中不难窥见中国古代文人豪放的性情。以此更能见古人对美好事物和光阴流转的深沉思考之情怀。为了更好地展现古拙优雅的文风,笔者灵感源自于《古本草》,使用了适量的繁体字,以增添古雅之味。
“金樽倒”这句诗句,仿佛一场音乐的奏鸣,在读到的瞬间引发了内心与赵长卿的共鸣,让我们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的体悟。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